File:NLC416-13jh009153-61032 九一八周年痛史.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89 × 1,314 pixels, file size: 27.2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82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九一八周年痛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曾宗孟編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九一八周年痛史
Publisher
九一八學社
Description

本書為《九一八周年痛史》的第一編,內容分為10章:東北三十六年來之日禍、遼吉被占經過、武力威脅下之政治企圖、龍江陷落之前後、遼西淪陷之慘痛、三省政權同遭蹂躪、哈爾濱之傀儡局面、暴日統治東北之陰謀、暴日製造偽國之醞釀、偽國傀儡醜劇之實現。扉頁寫有:謹以此書紀念「九一八」死難之無辜民眾忠勇健兒。扉頁背面收錄岳飛的《滿江紅》詞。書前有戴季陶題字,並附照片多幅及編者《敘例》

目錄
插圖
敘例
第一編 東北淪陷紀實
第一章 東北三十六年來之日禍
第一節 東北淪陷之史的觀察
第二節 東北日禍之重要史實
(一) 東亞兩大戰爭
(二) 二十一條之前後
(三) 鐵路競爭與「滿蒙政策」
(四) 濟南慘案與阻止易幟
第三節 「九一八」事變之前夕
(一) 鐵路交涉
(二) 萬鮮慘案
(三) 中村事件
第二章 遼吉被占經過
第一節 「九一八」國難之爆發
(一) 事變之徵兆
(二) 慘禍之發生
(三) 日軍之活動
第二節 劫後之瀋陽
(一) 慘象之一班
(二) 有計劃的占領
第三節 吉長之厄運
(一) 長春炮火慘狀
(二) 春城改旗易制
(三) 日軍長驅入吉
(四) 劫後之吉垣
(五) 延邊之危殆
第四節 北寧路沿線之被侵害
(一) 巨流河以東之侵據
(二) 巨流河以西之擾害
(三) 錦州被炸之慘劇
(四) 營溝支線之被占
第五節 大通沈海沿線之被蹂躪
(一) 大通線橫遭侵襲
(二) 東邊之黑暗狀態
(三) 沈海路權之劫奪
第六節 南滿四洮沿線之同時被占
(一) 安奉沿線各縣被占情形
(二) 南滿沿線各縣被占情形
(三) 四洮沿線各縣被占情形
第七節 日軍有計劃暴動之鐵證
(一) 陰謀之醞釀
(二) 土肥原之自白
(三) 軍事秘密之行動
(四) 事變爆發之敏速
(五) 南滿鐵路軌說之捏造
第三章 武力威脅下之政治企圖
第一節 暴日占領遼吉後之陰謀
第二節 瀋陽市政權之被奪
(一) 施行軍治之偽市政
(二) 供驅使之自衛警
第三節 沈地維會及其他傀儡組織
(一) 「地方維持委員會」
(二) 「四民維持會」與「紳民討論會」
(三) 「中滿省」與「小自治運動」
第四節 遼寧「新政權」之製造
(一) 偽財實兩廳之成立
(二) 地維會政權之擴大
(三) 趙欣伯之傀儡醜劇
第五節 破壞東北司法交通之偽組織
(一) 司法機關之劫奪
(二) 偽交委之組織
第六節 吉林傀儡政府之成立
(一) 傀儡機關之成立
(二) 傀儡人物之登場
(三) 傀儡司令之威權
(四) 傀儡政府之搜刮
(五) 熙洽以往之臭史
第四章 龍江陷落之前後
第一節 暴日圖黑龍江之陰謀
(一) 有隙可乘之龍江
(二) 張海鵬稱兵犯黑
第二節 馬占山就職後之龍江
(一) 日軍之就職
(二) 日軍攻黑之準備
第三節 嫩江抗日之激戰
(一) 日軍之進逼
(二) 馬占山之死守
(三) 戰事之再接再厲
(四) 黑軍最後之奮鬥
(五) 彈盡援絕龍江失守
第四節 海倫黑省府之成立
(一) 黑軍退後情況
(二) 海倫黑府成立
(三) 日軍緩兵詭計
第五節 龍江陷後之傀儡局面
(一) 傀儡把戲之龍江地維會
(二) 張景惠在黑傀儡登場
(三) 混亂之龍江局面
第五章 遼西淪陷之慘痛
第一節 日軍襲取遼西之醞釀
(一) 被炸後之錦省府
(二) 新民縣之被占
(三) 通遼之肆擾
(四) 凌印青之擾遼西
第二節 日軍西進與營溝線激戰
(一) 日軍一度西進
(二) 營溝線之激戰
第三節 錦州陷落之經過
(一) 抵抗之戰況
(二) 錦州之失守
(三) 戰情之報告
(四) 我軍之撤防
第四節 遼西盡陷之情形
(一) 遼西各縣之陷落
(二) 遼省府之結束
(三) 山海關之暫安
第六章 三省政權同遭蹂躪
第一節 偽遼省府之樹立
(一) 地維會之解散
(二) 臧式毅被迫出任
(三) 偽府組織一班
第二節 北寧路權之被割
(一) 關外通車被阻
(二) 偽奉山路通車
(三) 滿鐵操縱偽路
(四) 北寧路臨時處置
第三節 吉省府之播遷
(一) 賓縣吉省府之成立
(二) 誠允之孤忠亮節
(三) 熙洽之倒行逆施
(四) 延邊韓僑之橫暴
第四節 龍江困處之馬占山
(一) 馬占山再返黑垣
(二) 日謀黑省利權之一班
第七章 哈爾濱之傀儡局面
第一節 受命維持之哈政局
(一) 沈變初起之哈爾濱
(二) 張景惠在哈之叛立
第二節 哈埠傀儡機關之成立
(一) 偽特區維持會之組設
(二) 偽特區警備隊之編募
(三) 暴日陰謀擾哈之初步
第三節 日閥在哈之陰謀
(一) 陰謀破壞東鐵
(二) 攫取特區實權
(三) 煽動白俄騷亂
(四) 民眾抗日活動
第四節 丁李抗日與日軍襲哈
(一) 救國軍之結合
(二) 吉叛軍之攻哈
(三) 自衛軍之成立
(四) 抗日之劇戰
(五) 哈埠之陷落
第五節 哈埠淪陷吉府偕亡
(一) 土皇帝之權威
(二) 哈傀儡之再登場
(三) 賓縣吉省府之偕亡
第八章 暴日統治東北之陰謀
第一節 過去陰謀之失敗
第二節 輿論宣傳之鼓勵
(一) 「滿蒙時局懇談會」
(二) 「外交問題大懇談會」
(三) 「滿蒙善後施設建議」
第三節 政府當局之策劃
(一) 「實行委任統治草案」
(二) 「滿蒙經營策大綱」
第四節 實際方案之預定
第九章 暴日製造偽過之醞釀
第一節 製造偽國機關之成立
(一) 「自治指導部」之組織
(二) 「自治訓練所」之設置
(三) 各體縣政之操縱
第二節 所謂滿蒙建設之策劃
(一) 「滿蒙建設坐談會」
(二) 溥偉一度傀儡登場
(三) 溥儀被挾出演醜劇
第三節 脅迫而成之偽建國會議
第四節 醜態畢露之「建國運動」
(一) 偽指導部之惡宣傳
(二) 「促進建國運動」之醜劇
(三) 日閥偽造民意之鐵證
第五節 偽國製造之成因
(一) 暴日正常之成功
(二) 中國弱點之暴露
(三) 傀儡派別之紛歧
第十章 偽國傀儡醜劇之實現
第一節 傀儡登場之醜劇
(一) 「御製」宣言先期發表
(二) 漢奸請駕傀儡啟程
(三) 袍笏登場民族奇羞
第二節 傀儡機關之組織
(一) 傀儡機關之構造
(二) 傀儡角色之分配
第三節 太上官吏之操縱
(一) 總務系統之構成
(二) 滿鐵系官吏之樹黨
(三) 浪人官吏之風化問題
第四節 地方偽政治怪象
(一) 各省之偽組織
(二) 壓迫國人之慘暴
第五節 偽興安省設置之陰謀
(一) 「興安總署」與「興安省」
(二) 蒙人之傀儡官吏
第六節 馬占山反正偽國黑幕之揭穿
(一) 黑省府之復活
(二) 龍江叛逆之組織
(三) 馬占山通電揭穿黑幕
第十一章 暴日利用傀儡之劫奪
第一節 鐵路之操縱
(一) 滿鐵化之東北鐵路
(二) 強築吉會鐵路
第二節 郵電之強占
(一) 劫郵前之東北日郵
(二) 日嗾偽國劫郵經過
(三) 我國實行封鎖東北郵政
(四) 東北電政封鎖有待
第三節 鹽稅關稅之接收
(一) 鹽稅被劫一班
(二) 東北海關成立歷史
(三) 我國抗議與抵制辦法
第四節 金融財政之把持
(一) 操縱財政與二千萬借款
(二) 偽幣制統一之陰謀
(三) 偽中央銀行之成立
第五節 奴化教育之實行
(一) 教育制度之根本改造
(二) 教科書之刪改與編制
(三) 奴化工具之製造
第六節 軍警實權之攫取
(一) 代辦國防永久駐兵
(二) 警權之直接統轄
第七節 移民政策之推進
(一) 東北居住權之封鎖
(二) 日本移民東北計劃
(三) 日本實行移植之推進
第十二章 暴日對東北之新企圖
第一節 積極政策之推進
第二節 日軍圖熱與義軍活躍
第三節 變相統治機關之實現
(一) 四頭政治之由來
(二) 政權統一之醞釀
(三) 統治機關之實現
第四節 承認偽國野心暴露
(一) 企圖承認之探試
(二) 決定承認之經過
(三) 正式承認之醜劇
(四) 我國嚴重之抗議
(五) 今後暴日之企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一年[1932]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264.2/4
主題
InfoField
九·一八事變(1931)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64.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78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8:38,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8:38, 11 June 2023889 × 1,314, 826 pages (27.2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九一八周年痛史 (1/1) by 曾宗孟編述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9153,61032; 民國圖書.8; 九一八周年痛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