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0816-64588 最新人生地理學.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168 × 1,381 pixels, file size: 24.4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2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最新人生地理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世界語言文字研究會編輯部譯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最新人生地理學
Publisher
遊藝社[發行者]
Description

全書分為:人類生活處之理,地人相關自然之媒介,人類以地球為舞台之生活現象3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地人關係之概觀
人生地理之問題
人與世界
人與國
人與鄉土
世界達觀之順序
地理學與吾人
第二章 為觀察基點之鄉土
不可思議之勢力
鄉土之範圍
鄉土觀察之重要
鄉土之要素
第三章 觀察周圍之方法如何
地人如何之交涉
肉體的交涉
精神的交涉(知覺的、利用的、科學的、美的、道德的、同情的、公共的、宗教的)
社會與諸般之交涉及其程度
吾人之着眼點
鄉土要素取捨之標準
地理學之範圍
第四章 日月及星(地上現象之總原因)
第一節 日光與人生
第二節 溫熱與人生
第三節 太陽與精神的人生
第四節 日本人與太陽
第五節 太陰及星與人生
第五章 地球
第一節 地球之形狀與人生
第二節 地球之面積與人生
第三節 地球之運動與人生
第四節 地球之部分與人生
第五節 水界及陸界
第六章 島嶼
第一節 島國之性質
第二節 島之種類與人生
第三節 貿易上及國防上之島
第四節 島與英雄及罪人
第五節 開明時代之島
第七章 半島及岬角
第一節 半島之特質及成因
第二節 半島與文明
第三節 半島之配置及其運命
第四節 半島之利用
第五節 岬角與人生
第八章 地峽
第一節 地峽之種類及其與人生之關係
第二節 近世對於地頸之人力
第九章 山嶽及溪谷
第一節 山之高度與人生
第二節 山之各部與人生
第三節 山之集合與人生
第四節 山脈之方向與人生
第五節 山脈之成因與人生
第六節 火山與人生
第七節 溪谷與人生
第八節 約論
第九節 山之對於開明人
第十章 平原
第一節 平原與人生
第二節 平原之區別
第三節 高原與人生
第四節 河谷低原與人生
第五節 海濱低原與人生
第六節 各種平原之分布
第十一章 河川
第一節 概觀
第二節 河之三要素與人生
第三節 速度與人生
第四節 河之方向與人生
第五節 河之部分與人生
一 上流
二 中流
三 下流
四 河口
第六節 河川對於人生之物質的方面
第七節 河與人生之精神的方面
第八節 河患
第九節 水源
第十節 開明人之於河
第十一節 河與土地
第十二章 湖沼
第一節 湖之特質與人生
第二節 湖沼之成因及所在與人生
第三節 人生之物質的方面與湖之關係
第四節 人生之精神的方面與湖之關係
第十三章 海洋
第一節 今世之海洋
第二節 海洋與未開人民
第三節 開明人與海洋
第四節 海國與島國
第五節 海流與人生
第六節 海洋與氣候
第七節 海洋與衛生
第八節 海洋與產業
第九節 波浪潮汐與人生
第十節 海洋與心情
第十四章 內海及海峽
第一節 內海與人生之關係
第二節 內海之配置
第三節 日本海與波羅的海
第四節 海峽與人生
第十五章 港灣
第一節 港灣與人生
第二節 港之要素
第三節 人事上之港灣要素
第四節 港灣之種類及階級
第五節 港口吞吐貨物之區別
第六節 港灣之成因與要件
第七節 港灣之盛衰
第十六章 海岸
第一節 海岸線與文明之關係
第二節 海岸之種類
第三節 砂岸與人生
第四節 岩岸與人生
第五節 佳良之海岸
第二編 地人相關自然之媒介
第十七章 無生物
第一節 無生物與物質的人生
第二節 無生物與精神的人生
第三節 無生物與文明
第四節 岩石之種類及成因
第五節 礦物之產出狀態
第六節 有用礦物之分布
第十八章 太氣
第一節 氣界與人生
第二節 水陸氣三界相互之關係與其分類
第三節 氣岸線與文明
第四節 空氣
第十九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與人生
第二節 氣溫與人生
第三節 氣溫之分布
第四節 風與人生
第五節 氣壓
第六節 風之種類與人生
第七節 濕氣與人生
第八節 雲與人生
第九節 雨與人生
第十節 雪與人生
第十一節 降水量之分布
第二十章 植物
第一節 植物對於人生實用上關係
第二節 栽培植物與人生及地
第三節 森林與人生及地
一 對於森林生業之直接效用
二 對於森林生業之間接效用
三 森林與國防
四 重要林樹與人生及地
第四節 海藻類與人生
第五節 植物對於人生之精神的方面
第六節 植物與文化
第七節 陸生植物之分布
第八節 植物對於土質及地勢之分布
第九節 海藻之分布
第十節 植物分布之原因
第二十一章 動物
第一節 動物與人生
第二節 獸類與人生及地
第三節 鳥類與人生
第四節 魚類與人生及地
第五節 軟體類及棘皮類與人生及地
第六節 爬蟲類與人生及地
第七節 昆蟲類及甲殼類與人生及地
第八節 珊瑚及海綿與人生及地
第九節 動物與心情
第十節 動物與文化
第十一節 動物之分布
第二十二章 人類
第一節 人類之特質
第二節 人類之數及其棲息區域
第三節 人種及其分布
第四節 人種之階級與其分布
第五節 各人種之優劣與其將來
第六節 人類之數量的分布
第三編 人類以地球為舞台之生活現象
第二十三章 社會
第一節 何謂社會
第二節 社會及社會的團體
第三節 全體社會與部分社會
第四節 社會之心意
第五節 社會之進化
第六節 社會為有機體
第二十四章 社會之分業生活地論
第一節 社會之各種活動
第二節 實業及政治
第三節 宗教及其地
第四節 學術及其地
第五節 道德教育及其地
第六節 美術娛樂及其地
第七節 社會之階級
第八節 各階級之配合與社會及地
第二十五章 產業地論上
第一節 消費之欲望與地
第二節 生產業之種類
第三節 產業之發達
第四節 職業之身心所及之影響
第二十六章 產業地論中
第一節 原始的產業與地
第二節 製造工業之性質及其分類
第三節 手工製造業與地
第四節 機械工業與地
一 製造業之各要素與製造地
二 將來之製造業最盛地
三 特殊製造業與地
第二十七章 產業地論下
第一節 商業地理及其原則如何
第二節 交通機關之種類及要素
第三節 交通機關之發達及各種之長短
第四節 交通手段之進步與人生
第五節 交通之進步與社會團體之變動
第六節 通路系統與地
第七節 貨物流通之徑路
第八節 貨物流通之距離
第九節 貨物移動之分量及時期
第十節 中心市場與地
第十一節 立國基礎之產業
第二十八章 國家地論
第一節 國家之職級及目的
第二節 國家之富強
第三節 國家之種類
第四節 國境
第五節 殖民地
第一 殖民地之意義及原因
第二 殖民之目的及手段
第三 殖民地之種類
第二十九章 都會及村落地論
第一節 村落之形狀與地
第二節 都會之意義
第三節 都會之起原
第四節 都會之發達地
第五節 都府之吸引力及盛衰
第六節 都府之種類
第三十章 生存競爭地論
第一節 生存競爭單位之變遷
第二節 生存競爭形式之變遷
第三節 生存競爭之地的影響
第四節 生存競爭之程度與地
第三十一章 文明地論
第一節 現今文明之中心點
第二節 文明中心點之移動
第三節 將來之文明中心點
結論
第三十二章 地理學之研究法
第一節 從來記載的地理學之弊害
第二節 科學之研究法
第三節 地理學研究之順序
第四節 地理學之研究法
第三十三章 地理學意義及範圍
第一節 地理學之定義
第二節 地理學者科學歟
第三十四章 地理學可得豫期之效果
插版目次
六大強國權力一覽(附英國海上權力一覽)(卷首)
國際勢力分布略圖(卷首)
火山之活動
火山岩之風景
山間湖並喬木帶之風景
日本等溫線圖
日本氣壓及風向圖
世界人種圖
世界人口疏密
世界文明之中心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901/3
主題
InfoField
人文地理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90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583]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0:29,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0:29, 24 April 20231,168 × 1,381, 626 pages (24.4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最新人生地理學 (1/1) by 世界語言文字研究會編輯部譯述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0816,64588; 民國圖書-PD2022.4; 最新人生地理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