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2066-65844 池北偶談.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20 × 1,370 pixels, file size: 19.8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2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Wang Shizhen: 池北偶談  wikidata:Q11135674 reasonator:Q11135674 s:zh:池北偶談  Add properties to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清〕王士禛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池北偶談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印行者]
Object type literary work Edit this at Wikidata
Description

二十六卷,分「談故」、「談獻」、「談藝」、「談異」4類,收1300餘篇

目錄
卷一 談故四之一
鑾儀衛
特賜進士及第
部曹入詞林
二程後
上考
配享
經筵日講
復內閣
傅而都嘉利亞國
起居注
藥樹監搜
俄羅斯
兄弟九列
父子尚書
父子同時顯貴
父子宰相
父子尚書
戊子北榜三及第
甲午浙榜三狀元
德清蔡氏二狀元
戊戌三及第
蘇州會元狀元
崑山徐氏三及第
同邑一榜及第
僚壻狀元
一邑甲科之盛
全椒吳氏兄弟
父子學士
兄弟學士
特恩賜會試
長洲彭氏二及第
難蔭異典
兩五經入翰林
土魯番表文
北嶽祀典
卻鸚鵡
祭酒題名
司業題名
補鄉試
坐次
翰林結銜
中堂
起居注
郊勞
禁師生
初選方面
賜生員金
賜御筆講義
巡方
土黑勒威勒
翰林鄉寺屬
大中
閱江樓
登陵
督撫內升
會員解元入翰林
京堂
伯高
外國封使
殉葬
試祿齒祿
布政升尚書
闕諡
歐陽從祀
文武互用
學士贈尚書
卷二 談故四之二
鍾恭愍恩恤
五學士
李選侍
明熹宗
會議
不避廟諱
大名居士
讀江諭洗
張真人
有子
寧陵城
明太宗稱祖
韓詹官朝班
起居注
序秩
批旨
國初明史總裁
薦舉優異
四布衣
上賜
考察
賜衣
賜居第
明史開局
五十相
加侍郎銜
陳澔從祀
西園雜記之誣
內大臣
奪情
從祀疏
常參
琉球入學
四相
大臣宮銜
建祠
土魯番表
蒙古表
御書
增起居注官
謄卷
綠頭牌
官年
柳條邊
朝鮮疏
特賜諡
諡典
琉球世纘圖
題名牌
土地
卷三 談故四之三
太學題名碑
祭禹陵
韓詹之長
正副考試官
七品銜
狀元出典鄉試
閣學
廣文
印文
癸未
八股
督捕
特旨內升
考選
結銜
漢軍漢人
義王
義字諡
閣諡
詹事府
臣下私諱
宰輔編年錄
賜御筆
講筵問答
于成龍陸隴其
宋官制
國朝官至
宋四聖御押
宋祠祿
大學士兼尚書
學士大拜
學士兼侍郎
讀卷
先授編檢科道
國朝狀元
三國貢物
國書之制
試卷稱名
伐木
優老
賜宴褒忠
御製詩
善果寺御書
乘肩輿
兼銜
宮銜
謁陵詩
安南始末
周禮部使交趾詩
林舍人使琉球詩
卷四 談故四之四
親謁孝陵
殿試改期
會試二亥
日講
朝報
台灣府縣
東野氏世襲
階宮避家諱
武職丁尤
訪遺書
御書
毀淫祠
戊己二官名
荷蘭貢物
四詹事
起復
試官
八旗開科
徵聘不至
祭北海
周張後裔
台灣開科
滿洲鄉試
漢尚書
閣臣
千秋康世
暹羅表
太皇太后朝儀
裙帶官

停止閏月
長白山
山東解元
崇禎紀事
縣名避年號
玄狐
遵化改州
鄉欽酒禮
卷五 談獻六之一
朱公遣婢帖
畸士
申殷張
韓計
張學士
駱金吾
左良玉
張黻
王烈女
葛端肅公家訓
薦隱逸
蔡卞白敏中
聯語
先忠勤公家訓
忠勤公諸孫
司徒公曆仕錄
方伯公遺事
方伯公同學
方伯公答人詩
方伯公知人
侍御公殉節
王劉二奇士
節義
封丘古蹟
卷六 談獻劉之二
李太守
重慶三忠
楊太常
二烈女
文柔
二文正墓
張彩
蔡道憲
事叔至孝
張侍問
孔公父子
龐嚴
劉富川
張商英
致身錄
劉元子
徐東痴
朱浚
王李
黃熙績
米元章二壻
篤師誼
兩郝天挺本末
孫靈暉
忠勤公黔志列傅
死節
段復興
蔣氏王氏
王應熊
魏尚書格言
家門諭
聖門戒律
圖識
朱彤
馮可宗
劉吏部
王公家書
陳忠愍
曹植司馬順
門戶
亓韓
高忠憲
崇禎三相
酈道元
二王好佛
薛佩玉
卷七 談獻六之三
陳氏
畢孺人
馬文肅家書
蘇門孫先生言行
蘇門三賢
王董兩烈婦
刁蒙吉
左翼宸
范呂二公
長白先生
丘方山
沈文端公家書
施允升
王端毅公遣事
楊斛山先生
楊以齋
王東皋
丘文莊
耿公祖孫
周將軍
三公薦人
自比古人
史閣部
乙將軍
任太守
南尚書
李忠定公從祀
趙忠毅公擇言
王維王縉同名
邢太僕
左公逸事
左公母
朱子論蘇王
李忠定公
二蔡後
牧齋詩傳
元人
康馬
孫太僕
戴京兆
重師
抱松女
蘇少公藏地
白式
卷八 談獻六之四
介推
壯節王公傳
傅山父子
葉文莊諭陶南村
蔡趙二相子
孫墢
歐劉
梅宛陵取士
諡文公
烏程
秦襄毅公年譜
二王公薦士
蔣虎臣
隱逸傅
孔明之學
王恭靖公逸事
穆文簡諭王安石
穆文簡論格物
三進士出處
楊文公
王東皋
宋開之
薛忠武
蘇章事
徐公長者
王倫
張尚書
盛王贊
高文襄
石琚
元法
張璁
陸完
史兵部
刻言行錄
伍寧方著書
金忠節
姚端恪
遵典集
張氏
雙烈
卷九 談獻六之五
魯仲連
轅固
李顒
劉年台先生
沈文端公
商丘三張
常給事
李忠定公
泰檜復諡
王東皋逸事

孫文定戒子
楊國忠
成相國二世厚德
翰林建言
韋蘇州
葉忠節
姚平仲
郭希顏邪說
邊尚書
王文成
仁宗徽宗
蘇叔黨大節
武陵起復
真諦
浙江人物
兩薛居正
神魚井
野紀朦搜
吳康齋李文達
司空表聖
峴山幢宋人題名
蘇汝霖陳光龍
王秋澄
王邦直
楊襄毅
大椿堂
黃詩
兩蕭後
王若之
徐鉉
李師中
馬驌
蕪湖烈婦
二尹
張昭
圖文襄厚德
鈞陽二老
光孝寺鐵塔寺
三帝陵詩
至誠
朱忠莊公遺疏
在疚記
卷十 談獻六之六
崇禎五十相
初夫人劉太夫人
溪州銅柱記
杜公厚德
成給事
瑣綴錄
邊大綬
歆向
周璆
二爸俊八顧八及
兩黃祖
樓護養呂公
韓定辭
烈婦
應徐二高士
秦李宗吳
司馬公和安石詩
張獻忠黃巢
羅文毅
業氏
耿逸庵張仲誠
烈女
林氏
召平
楊尚書古道
王方伯
何顏偽道學
宋兩唐伯虎
紀載失實
翟黃
趙孝廉
黃綰
烈女
賀醫閭
王山隨札
冷孝子
範文肅家法
六女
陳太守
足下黑子
秦羅子孫
宋公子鮑
卷十一 談藝九之一
公文介公詩
安盤詩彭西園
黃徐詩
倪仁吉
尹子求
岐梁倡和集
紀映淮
錦秋亭辨
雷雨津
張鯤詩
張閃
粵詩
李因篤
陳伯璣
滕王閣詩
詩帳
飛廉館瓦
趙州畫水
施宋
二戴
鄺露
徐波
下僚能文
詩兆
對句
史辰伯
秦中諸志
韓畕
程明房
右車
嚴感遇
高鐈
張文峙
費密
馬黃
伏生光武二圖
和韻詞
高司寇詩
白墮琴高
文太青
中州集
龔陳詩
一絇絲
阿字音
韓翃詩句
里鮓帖
鳧翁
三六
僧詩
梅村病中詩
公文介論樂府
林程詩句
五代史草
朱壁揭缽圖
阮懷寧
卷十二 談藝九之二
浙川二詩
彭侍郎詩
三家店詞
霍亮雅
丁野鶴詩
新淦筆工
滄溟蔡姫
二中字音
論五言詩
王奉常論詩語
用事
憶秦娥詞
記觀宋子昭畫
范氏詩畫
反錦
古刺水詩
記觀宋牧仲書畫
唐詩本六朝
杜詩本古謠
能字
罘罳
阿房宮賦
皎然賈島詩
爾雅翼序體
李王二公書畫
龜毛兔角
杜秋詩解
又中字音
閨秀畫
女子善畫
陳洪綬詩
陽關曲注
杜律細
崔孝廉
宋林唐兩義士
吳畫余繡
世祖御筆
汪靜宜
脫十娘鄭妥娘
安問狐狸
唐才子傳
黃媛介詩
豁堂詩
記觀杜氏書畫
蘇黃詩品
同父論曹瞞之非
陶詩甲子辨
羽陽宮瓦
卷十三 談藝九之三
林茂之
張浚書
御畫牛
放翁詩
記觀王氏書畫
郭胤伯
伯梁詩句法
石經孟子

劉公〓詩
漢印
江陵宅詩
續後漢書
雙行
時文詩古文
唐書
授正字詩
王秋澗論文
特達
三複姓表
遼史
王振鵬
摘句圖
燭雛
林初文詩
前輩墨跡
南來詩
墨猿圖
痙鶴銘
葉文莊集
補漢綱目
元詩
黃幡綽書


干人
評泊
唐詩字音
三原公詩
杜茶村詩
魏文靖公
板橋詩
趙松雪書杜集
冶源
李侍郎
四句詩
僧郢子
歸熙甫帖
石鼓詩
坡詩
三尺
出帝論詩
意盡
魏晉宋詩
文海
卷十四 談藝九之四
孫氏
蘇子美雪詩
歐陽詞
桃源詩
嵍字音
王損仲
空同詩
二金石錄
曾子固詩
潞公詩
地名
王介甫詩
張伯城注杜
閆立本畫孝經
杜於皇語
吳皇后臨蘭亭
應琚書語
舞馬
漫興
多父敦天馬鼎
祁工部詩
二宋二程
寇主簿
謔對
後山詩
賀若
魚上木
秦鏡詩
唐年世總釋
左傅奇文
牛耳
春秋諡
左傅引尚書
旗音
白蓮詩
襲勖華鱉
袁崇冕
王魯翁篆
朱文公書
三傅
卒高陸
陳宣慰詩
聯句
人參詩
湖湘詩
劉綺莊著書
詩使本朝事
樂天倫詩
樊川集
朱新仲詩
人名字音
心太平庵硯
唐舍人詩
未央宮銅奩
閣古古詩
唐人工書
徐豐厓論詩
商喜畫
毛傅如紀事
讀書台
漢〓銀槎
灌嬰廟瓦
外國墨
中山狼傳
三劍
司馬相如玉印
卷十五 談藝九之五
文俶本草
寒碧琴記
國風圖
耿夫人詩
朱文公書
竹枝
徐氏
婦人經濟
打球詩
黜朱梁紀年圖
尤晦庵樂府
孫樵論史
小樂府
史筆
詩地相肖
記觀宋茘裳畫
皇甫湜評韓文
朝鮮詩
勞山說
敬一主人詩
岣嶁音
集句
退谷論經學
孝經庶人章
朱淑貞璇璣圖說
鑒銘
蜀產
裴碑
千字頌
方爾止
宣爐注
石溪亭
先考功詩
惠詮順怡詩
弓縛
劉翼明
謝道韞硯
戲對
鳳州古鏡
卷十六 談藝九之六
景范碑
山泉翁詩
集詞
耕者王清臣
草賢
考功詩
三禮
唐宋詩句
蟹字韻詩
梵雅
安邦試錄
粵風續九
彭氏詩
超一子
四六話
宋元人集目
杼山集牒
王威寧詩
武侯集
葉水心論三國志
管夫人畫
毘陵集
林艾軒駁詩本義
誦詩
學杜
沈下賢集
雞上木
佛手柑詩
木瓜詩解
廟堂碑
表語本樂天詩
後山師會黃
虞揭
艾軒用法語
蜀鑒
李元賓集
唐人不明理
熊館
唐人歌樂府
潘高
武風子
銅雀硯辨
扈從清涼詩
卷十七 談藝九之七
記觀施愚山書畫
二曹詩
明懷宗御書
林茂之
松筠庵詩
墓誌
曹能始
穎濱詩刻
汗青
紫泥
宋諸帝書
一技
鄧耀
康海學柳
屏山詩禪
李鎮東書
姑溪集
楊鐵厓二賦
滄浪集
徂倈集
蘇子美詩
皮陸
劉仲塗集
龍標宮詞
徐介詩
劉開論文
刊書
吳會
文表
授經圖
呂衡州集
左傳檀弓敘事
馮班
擬古
王慧詩
借禪喻詩
會昌一品集
伊川遵詩小序
題畫詩三則
朱佐日
鮑謝
耶律文正詩
儒將詩
香奩詩
仲殊詩
歌行引
旉山
胡釘鉸詩派
排律
吳惟信
劉令嫻詩
妄補古碑
卷十八 談藝九之八
明宣宗畫
婦人畫
張登集
朝鮮採風錄
神韻
梅詩
周嬰巵言
常棣叶韻
中晚詩句
一鳴集
官銜
邵潛
沈嘉客
名媛詩
七子三獨夫
二王詩畫
王右丞詩
契丹大金二國志
王義山詩
杜注
王承旨詩
廬延讓
慈恩塔詩
陶季
琉球二僧詩
詩三百非孔子所刪
敏速
石敬瑭家廟碑
東絹
魏野詩
鐵帆
徐曹詩
題壁逸書
白洪厓
論坡谷
明史樂府
闈中詩
無羊之什
卷十九 談藝九之九
宋人絕句
蘇詞注
胡恢書
僧作制義
孟子逸語
法言語
瓏玲
荀子語

劉李
詩僧
詔語似詩
蟛蜞集
肅府淳化帖
進西嶽賦表
蔡狀元詩
指掌圖
羅卾州
二內禪頌
避諱當改正
西施
相鼠鼫鼠
蜀恙泥妍媸
魏南陽
〓鄼
呂太一
王萃
月泉吟社
谷音
韋蘇州
夢山詩
黃夫人詩
隃糜
孫豹人詩
遼宮詞
平陵城
中南草堂圖
潞王琴
焦山鼎詩
志公碑
米太僕研山
卷二十 談異七之一
博羅韓氏女
章格庵
道君畫鷹
道州祠堂
劉雲山
趵突泉異
陳玉笥
錦裙宋繡
六足龜
羅漢
丙丁龜鑑
白烏
奇姓
古銅器
地震定數
棃花漁人

慶忌
楊李
記前生
萬維岳
丁貞女
魏舍人妾
莫如
義贏
龍晴
追寫真
善謔
前定
工人善琴
盧昭容
義虎
客氏刺

來陽伯
啖石
周府馴虎
楊世榮
金蟇
劉張二仙
鳩食麥
蟙蟆硯
荊州鏡寃
吳道子水陸畫
兩中式
魚舅魚爺
卷二十一 談異七之二
每牛雖馬菌人竫人
銀杏樹觀音像
唐童子
體香
黃須
柳耆卿墓
普救寺
神女廟神鴉
三僧
一字字
趙廣戴祿
古石刻
墨魚
鐵漢和尚
駙馬
厚葬薄葬
鳥翼
二玉璽
青原道場
冰山
異鴉
昭烈劵
蜀府鬼
馬岱後
張儲
孝芝
十具牛
壽冢
千里人
畢尚書
謔語
排調
引經
士大夫
兩周盤龍劉桃枝
程蘇謔語
孫忌語
雙塔
何老庵
虹橋板
漢人唐人秦人
真龍石龍
淨池魚
五行
常熟三鼎甲
杜氏
秦宣太后晏子語
姚康伯
李頻
寶蘂
追尊始祖
沈石兄
棗栗
一生七子
郝推官
林四娘
秦時人
離非女子
謝在杭
南江野人
尼涵光
陳伯史
宋齊丘語
漢碑異姓
香山〓
娟二十二 談異七之三
銀瓦寺古鏡
短人
嶗山道士
宋孝廉數學
張谷山
陶松雲
李神仙
洞庭神
雷侍御子
前知
地震
梁尚書
劉尚書琴
王祭酒
民母鼻子
倉頡
靖州雞鵝
趙解元
異馬異牛
波斯犬
梅異
簽驗
名龜
蜘蛛塔
義蜂冢
萬孔
謝鳳
懿徽二宗事相類
木晶
宋諸相八字
何中官
相國孫
朱三賢八字
左手把筆
故藩址
山無僧寺
米太僕研
煞風景
白帽子
宮侍御
名字
老子
論語讖
王延喆
聖泉
蘇文
廈門磚刻
風聞
少正
郝氏遇仙
神黃豆
癸亥地震
族望
魚石
呌蛇
泰山孝子
蘇公墓
洞溪物產
成御史遇仙
響豆
卷二十三 談異七之四
善慶庵老僧
萬歲
命名
東野氏
獨角青牛
前定
南宋國學
秦羅子孫
祀王右軍
蜂分日
鬬駝鬬象
董宗伯
鄭刺史祠
造書
墜石
濮陽蘇氏
黃衣人
湯學士夢
蔡氏狀元
瓷易經
吳漢槎
羊馬
赤蝦子三都
准字諱兩見
師生同姓名
吹笛
青鸞
念佛鳥
鏊字扞字

刀圭
風磨風扇
筆蘆
捉臥瓮人
正德錢
閆羅
虛實
犀角刀子
關壯繆現身
陸舟
獸種
官銜
博野婦人
不敢欺
三西湖
天醫
火神
鴛鴦鏡
鹿盡心
內江石壁魚
松頂生蘭
驢駒媚
姓異
劍俠
八才子圖
濮州女子
浦回子
靜寧州道士
王九皋
卷二十四 談異七之五
一家完聚
關索
洗眼方
治鳥傷
孫文定
男子生子
采人參
白海棠
端肅拜
三相女
白騾異
異姓
兩裴迪
黃巢
餘聞錄之訛
禾山寺顏書
郭文毅
女化男
范忠貞
挑戰
箐雞
樂毅棗
井溢
短人
黑牡丹
范祠鳥
文昌閣鸛
萬歲
無上將軍
師資
庫庫
六丁
偏諸
銀杏
趙康敏
墨芍藥
邵進士三世姻
賽從儉
劉大成
二狠石
舞蠅虎
水蠶
熱洛河
老神仙
蹇少保
賀相國
張道人
日者
龍異
荷蘭刀劍
銅人
山溪烈婦
張巡妾
童謠
趙廷鑨
御馬
顧東橋
斷腸草
恪妃
河套喇嘛
卷二十五 談異七之六
劉吏部詩
放生池
釣台
熊仙人
蕭氏
杞縣狀元
蔡侍郎
超然琅邪二台
荻港神
女化男
萬眉山
劍術
岳陽改名
洞庭神
韓湘像
夢解元
尤生
李參政仆
泣筍
洞庭丐者
宣城烈婦
錢葆馚
定數
羅漢
徐蓉
化鶴
湯氏傭
裴還卿
黃大王
鄭瑞清世子
平陽僧
江河之異
鄱陽湖異
夢道士
帛白
石鏡
老僧
玉簪
墓樹
張公洞樹
血影石
景公
李道甫妾
雞公山神
焦桂花
擊硯圖
高陽民
潁州道士
牡丹
客星
老薑
二相
謹空
風異
涿州二生
魚腹書
名字之異
支機石
卷二十六 談異七之七
三僧
大將軍小將軍
琅邪秦碑
孫真人
鹽山糖樹
李子金
石砮
黃蓮
詩竹
花仙
行雹
兩五鬼
李學顏
空中婦人
濟寧婦人
山市
黃連花
化虎
一家上壽
普陀石
鬼粥硯
姓氏志
物異
忠勤祠神現
白雲湖
五羖大夫
賢妾
心頭小人
天上赤字
小獵犬
白毫
錢能
曾祖父母
女俠
僧三世報
兩戴達
貂參
寧尚寶
滄溟見夢
呂鴻臚
羅池碑
祁侍郎
西洋畫
陳丈人
起汕叉擊
白牡丹
九尾觥
月中女子
黃天應
李坤
騾生子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I242.1/134
主題
InfoField
筆記小說
中圖分類
InfoField
I242.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9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1:37,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1:37, 24 April 2023820 × 1,370, 320 pages (19.8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池北偶談 (1/1) by (清)王士禛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2066,65844; 民國圖書-PD2022.4; 池北偶談)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