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2985-68866 徐文長全集.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75 × 1,370 pixels, file size: 17.1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徐文長全集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明〕徐文長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徐文長全集
Publisher
中央書店
Description

詩文集,三十卷。末附《四聲猿》

目錄
上冊
卷一 賦
涉江賦
牡丹賦
鞠賦
荷賦
梅賦
前破械賦
後破械賦
畫鶴賦
緹芝賦
十白賦有序
鹿二支



鸜鵒
鸚鵡
龜四


黃頭
卷二 樂府
張家槐
悲饔歌
歌風台 四首
子嘗夢書所決不為事心惡之後讀唐書李堅貞傅稍解焉
六昔
卷三 四言古詩
雁台詩
土魯番貢獅
卷四 五言古詩
與林玉兩上人登會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來歸之意因賦以止之
來晨憩廣孝寺
登秦望山
沿秦望溪水
秦望山東南下折有峰紫鐵色錯堅似花蕋土人呼雄鵝突余贈名花蕋峰
海樵山人新構 二首
與楊子完步綄紗溪梁有懷西施之鄉讀莊子
海上曲 二首
日暮進帆富春山
發岩州舍舟登陸縱步十五里憩山麓叢榛遠眺江中怪石
將至蘭溪夜宿沙浦
早發仙霞嶺
自浦城進延平
夜宿丘園喬木蔽天大者幾十抱復有修藤數十尋縣絡溪渚
湆澹灘
泛舟九曲
武夷道士示予魏王子騫蛻首兒紫氣丙辰八月十七晶與肖甫侍師季長沙公閱龕山戰地遂登岡背觀潮
十八日再觀潮於黨山
蕭荷花祠
送明教往上海
寄善畫葛君
入燕
古山篇
贈余君
贈陳君
戒舞智
寄彬中
答和公旦

寄王子心葵
寄陶工部
筠石篇
蔣扶溝公詩 並序
柳浪堤楚頌亭為溧陽史氏題 二首
昨見
偶也
狐粉
補屋
作松棚
理葡萄
刈圃
〓磯研
問軍中之繫於國用
避暑豁然堂大雨
哀駱懷遠公驗詞
野蠶
范母詩
白鷳
越王崢寺有僧歐兜蛻
子效索贈其兩叔
送章蒲圻之官
柳元谷以所得晉太康間家中杯及瓦券來易余手繪二首券文雲大男楊紹從土公買家地一丘東極闞澤西極黃滕南極山背北極於湖直錢四百萬卽日交畢日月為證四時為五太康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對共破剪民有私約如律令詳玩右文似獅尚歲光簡家 閩有黃兔窯 二首
送蘭公子
夜雨偕友人進舟雲門
天目獅子岩
燕子磯觀音閣
野火




俠客
麗人
才子
酒徒
游大尖
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於菊下
宗孫有別字柱南者索賦
上冢
鸛攖鵲雛鷹黨翻然來救
感鷹活鵲雛事因憶〓衛衙梓巢鸛父死於弩頃之眾擁一雄來匹其母母哀鳴百拒之雄卻盡啄殺其四雛母益哀頓以死群凶乃挾其雄逸去
設為魚蝦所詰
天竺僧
煩吳伯子治墓堂
旱禱十七韻次陳長公
陳長公餉日鑄茶瓦窰港銀魚白下法炮巨〓夜酌深談次其韻
修拄杖首修發綱膠漏磁壺及哥窰甌某亦病支耳聾次前韻
旱甚久不應禱再追前韻
送友人
送王雪漁北上
吳季子餉我細腰壺蘆石上芝 二首
大寒嶺啖新胡桃頻波諸果
往馬水口宿煙麓陀庵
湘竹一妙管付截壞其頂文
口中
騶虞
曇陽 十首
卷五 七言古詩
贈呂正賓長篇
三茅觀觀潮
陰風吹火篇吳錢刑部君 附書
楊婦春睡圖

萬里比鄰篇贈嘉則
述夢 二首
今日歌
二馬行
送蘭應可之湖州
觀獵篇 並序
題侄子家所藏雙鳳鳴陽畫
畫鷹
贈歌者
對明篇
繼溪篇
北雲篇
賦得百歲萱花為某母壽
楚宗室雞將啄蟻畫
沈刑部善梅花卻付紙三丈索我雜畫送陳君會試
天壇
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於大中橋之西樓
六月七日之夕與梅君客生及諸鄉里趂涼於長安街醉而稱韻得片字
摩訶庵括子松下聽弦上人彈琴
謔雪
白鷳詩
握錐郎
星渚篇
無題
二十八日雪
題畫
鄭本白兔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
客強予畫十六種花因憶徐陵雜曲中二八年時不夏度之句作一歌因為十六花姨歌舞纏頭亦便戲效陵體用陵韻
予作花十二種多風勢中有榴花題其卷首曰石醋醋罵座

王鵝亭雁圖
畫百花卷與史甥題曰漱老謔墨
又圖卉應史甥之索
九馬圉人圖二圉醉瀕墮
完淳篇
閩工某摹伯時昭君下嫁圖單于親迓之隨騎士胡姬姬嬌而騎與單于竝獰健可畏衣結束文馬達華旌及姬之靴帽竝妍絢可愛而掌琵琶者尤勝胡決不辦此李蓋以意為之取飛人目馬三兄投賦賦之
朱次公讀書飛不山群諺過訪攜飲塔縝方拈六韻擬賦雨至踉蹲而下溫聞次之
菘台醋
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
書茅氏畫
附畫風竹於箑送子甘題此
漁圖
壽王生
沈將軍詩
春野圖
劉雪湖梅花大幅
洞岩入鱉口有石枰石橋及石池諸景
蘭泉篇
卷六 五言律詩
銅雀妓
出塞
琉球刀 二首
西北 三首
桃花堤上看美人走馬
春日過宋諸陵 二首
孟後怨
竹朋篇為易道士賦
寄尚賓因借石磬
宛轉詞
湖岩氏有二女其翁以長者許渭繼室渭自愆盟頃聞為海寇斷其翁臂二女俱被執旋復放還便已作宛轉詞憐之後知其長女被執時卽自奮墮橋死幼女放還亦死因復賦此宛轉詞中覆水句正悔愆盟也
順昌道中新晴
十六夜宿葉坊玩月
杜鵑花
古鏡
陳女度尼
金容
贈相士
分賦得吳山送俞君還贛
芸閣校書篇
飲雲居松下眺城南
送內史潘伯海謁選
取法師將往天台止其徒玉公庵中余為留信宿
省試周大夫贈篇罷歸賦此
豐吏部公邀泛西湖觀荷明日寄作令與嘉則敘父追和
賦得戰袍紅
嚴先生祠
白鷳
初入京瞻宮闕
來青亭
元旦與肖甫較射
季長沙公哀詞
懷陳將軍同甫
鈕大夫園林
送高叟入燕
背樹
賦得看劍引杯長
賦得暗塵隨馬去
賦得芹菜
鎮江
王山人丹房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跡寺景賢祠中醉餘賦詩竝用街字子遂來自建陽一別數載
法相寺看活石
侶琴篇為趙子賦
寶刀詩
答謝上谷諸公
書箑贈顧鴻臚
王口北見遺貂帽因往
納妾詩
駿霞篇為天台黃子賦



頻婆
胡桃
白櫻桃
土豆
薯蕷
鐵腳
黃鼠
半痴
酒三品
荔支 二首

黃羊
河豚
送薛鴻臚左官袁州

夕霞 三首
送某子北上
某群中貢選送之
人言鳳尾蕉花於某縣庭命作
壽葛貞母
乙亥元日雪酌梅花館 二首
初夏送某客入庫廣
賦得風入四蹄輕 四首
雨舟載鶴詩
元夕之辰偕友人集九里之天瓦寒泉二庵各賦並序
擬壽長春祠何老
京中送友人南歸
送蔡安父之黃州
與葛景文
畫紅梅
畫竹
筵中漫贈王良秀筆史
吳門逢孔將軍於塾
書倪元鎮畫
無題
賦得草窻篇為周衛卿之號
食虎眼
蟹五首
胡市歸
客餉我筍脯一小筐徲而甘澹擬謝
聞人賞給事園白牡丹 三首
化城寺
明日至古博嶺雨
京邸贈沈刑部
哀周鄭州沛 二首
曉發句容
送沈叔子南都迎母
送馮叔系之南都訪舊
景文至其舅劉所過園中
送俞生之入楚
張子錫往訪其弟長治
與任生話舊
送張君會試
挽上虞葛翁
授經館中懷江東諸同志
蠟屐
題雪景畫
為陶工部贈道者
將游五泄宿吳系山莊遇陳老迎餉邀余輩先登峨眉不果
卷七 七言律詩
君從
九理
白燕 二首
續白燕 二首
寄成女彝守備登州
送方阜民公子還歙
送通政胡君入閩
言游武夷道中撫景因憶往年尚賓呂君天台之約
落花
泊閶門值閏月中秋
送葛韜仲
飲枇杷園贈某君東道
奉送同府潘公募兵廣東
十四夜
月下梨花 四首
新建伯遺像
夜酌遲友人不至
贈府吳公詩 並序
與客登招寶山觀海遂有擊楫岑港一窺賊壘之興謹和開府胡公之韻奉呈
為子微題鷓鴣圖
雨宿齊雲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復登眺孫忠烈公挽章
不第回值九日登塢土山坊北庵上人
訪玉芝師夜宿新庵同蕭女臣
往年觀伎走解意當是北產故綴四律首章用北語今年復來知是金陵上元人又攜一少伎同坐鏟上分鐙放體空中名曰童子拜觀音乃昔年所無者
與王山人對語
乙丑元日大雪自飲至醉遂呼王山人過尚志家痛飲夜時復浮白於園中
欽太白樓
楊道從訪我於擊索詩
新秋避署豁然堂
過陳守經留飯海棠樹下賦得夜雨剪春韭
迎春值雪
宮人入道
贈秦仲虛
宿長春祠夜半朱君扣榻呼起視月山缺處露錢塘僅一勺而夜氣滃之
恭謁 孝陵正韻
答贈盛君時飲朝天宮道院
中秋雨集金氏園亭次陳思立
十六日霽與張長治伯仲集城隅次長治韻
邦憲死
贈遼東李長君都司
許口北遺以綾帛錦三物題曰袍具作詩謝之
小集滴水厓朝陽觀
徐州
駕歸自閱群望於衢恭賦
張雲南遺馬金囊
壽吳宣府
美人紅甲
禹陵
曹娥祠
露筋祠
馮刑部索書冊
送嘯上人之五台 並引
集李侯宅得鍾字
燕子樓
送餘興國
駕幸月壇群望西街
九月十六日游南內值大風雨歸而雪滿西岫矣
送新昌潘公
將別復偕游碧雲流觴枯柳之下
送朱使君太僕
李子遂死予設位哭之遂擊木而歌此
讀問棗堂集擬寄湯君
金剛子珠串
聞都督再遷山西武寧
自坌道走居庸雪連峰百仞橫障百折銀色晃晃故來撲人中一道亦銀鋪也坐小兜冒以紅氈疲贏數頭匣劍笈書相後先冰氣慄冽肌粟畾畾如南夏疿痤苦吟凍肩倍聳備甚矣卻贏得在荊關畫中浮生半日
送丁叔子北上慰乃兄
代壽黔公 三首
亞夫墓
白牝蛟 並引二首
讀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弔 二首
夜坐有感轉憶往事
香煙 七首
春興 八首
送季子微赴李寧武總兵之約
南鎮之南原桃樹數百花時餘數游賞當武陵也道士苦打攪盡伐之憶以詩
二月望後連日夜風甚不減前年而是日二兒書至
唐伯虎畫崔氏且題次其韻
吳宣府新膺總督
子肅再赴戚總戎所未至死於都下
紅葉
蘭亭次韻
送長洲居山人士貞
重修 干清宮成迎 慈聖再御
五色鸚鵡黃鷃鵡竝是 聖母所馴各賦 四首
賞成氏牡丹和韻
王翁八十令書貞松白石畫中
姚崇明晚蝧堂
清涼寺雲是梁武台城
壽馬先生七十
元夕寄金武康
寄上海諸友人
戊辰二十有四日尚賓時中宿於圜夜大風雨冰厚尺詰朝得子甘北報走筆篇遍諸友
玉師挽章
養生書成紀事與夢
某氏新園
送趙大理
綠牡丹
次蘇長公雪詩 四首
青州贈鼉磯研副以詩奉答
莫老至聾矣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 三首
戲擬不住
讀某愍婦弔集
擬弔蘇小墓
聞里中有買得扶桑花者 四首
今來自嶺海者雲扶桑花也予昔所見殊不類是殆大蘇所詠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燒空紅拂桑耳花家剪雙頭見寄始覺首四作之誤乘酒漫成六首以贖差錯插硯水瓶嫣然有笑話意豈亦憐老人之衰眊耶復取餘瀝澆之當纏頭耳滇蜀村歌雲披簑衣打杖頭鼓風流在何處予擬答鄉諺雲雪落長江里依舊化作水何不落則雨卻要是個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見夢雲叟所謂黃連樹下彈琴也 六首
寄吳通府以墨見寄
魏文靖公巵貯以梓匣輒賦
某君見遺石磬
賣貂
賣磬
賣畫
賣書
長至次朝
岳公祠
某君生朝抹牡丹為壽
十月二十二日園西櫻桃數花便有蝶至 二首
訪李岣嶁山人於靈隱寺
九月朔與諸友醉某子長安邸捨得花字
某伯子憲虎丘茗謝之
桐鄉馮母 二首
畫魚旣作古詩矣久之復得七律
擬送巡滇者 二首
過伯升宅玩骨董而菖蒲尤盛魚有紅色有藍色有玉有錦俱三尾如鼎又有水晶四尾者
雪中移居 二首
送婁某丞丹陽
錢王孫餉蟹不減陳君肥傑酒而剝之特旨答嘉則
詣五洩驢上口占寄駱懷遠
九流
雞聲
蛙聲
聞有賦壞翅鶴者予嘗傷事廢餐贏眩致跌右臂骨脫突肩臼昨冬涉夏復病腳軟必杖而後行茲也感仙癯之易賊羨令威而不皆橫榻哀吟輒得 二首
建陽李君寄馴鷳俄殪野信至燕哀以曲
賦得萬綠枝頭紅一點
王鄉人尋二十年之父親歸自衛輝合其母壙
賦得漁人綱集澄潭下
十七夕
賦得賈客船隨返照來
書劉子梅譜 有序二首
送某之太倉
將牧羊庚戌元旦筮之得明夷之上六
元夕休寧道中遙憶鄉里
賦得清秋落葉
清風嶺
焦山
林先生遷教瀧水
讀易園詩應一仕人之索
馬策之奉母住鳳凰山下之水樓
狐裘
歲暮夜雪拓二王詩人〓果小飲
卷八 五言排律
宣府槐龍篇 有序
水仙
萬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雙乳輔臣以獻進兩宮並賞殊瑞聞而賦之
送史叔考讀書兵坑
觀浴象
和葛景文
抱琴美人圖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嬰兒拳
畫坐草栗鼠

芭蕉花
子侯芳園王瓜駢秀傅聞遠邇快覩詠歌附驥非才續貂聊漫
宴遊西郊詩 並序
張氏子黃鸚鵡
後聞鸚鵡眼系直度兩眶人可洞視
題宋刻絲蓼花立鳥圖
丁卯六月十六日五鼓夢一憲公更迅予獄予頗懇乞且歷數古人事憲公乃取片紙手畫一白犬從雪中獵作題且曰汝賦得十韻卽止予賦得十二句而憲公逡巡起預亦覺半忘矣今續成之
卷九 七言排律
上督府公生日詩 並序
奉侍少保公宴集龍游之翠光岩
數年來南雪甚於北癸未復爾人戲謂南北之氣互相換似賈人帶之往來理或然歟邊塞不易雨而今每潦十九韻
次夕降搏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十韻
連雪後迎春憶舊十二韻
卷十 五方絕句
題畫 墨竹杏花 四首
扇中雙蝶

白牡丹桃花
剪春羅垂絲海棠
石榴荷花
兩蝗蟲
義蘿蔔
回回馬
毛魚作隊游茭塘

詠畫




江船一老看雁群初起
似赤壁游
石榴
竹染綠色
對岸觀崖大瀑
獨釣寒江
閱書者倚老樹
雪景
魚蟹
杏燕子
寫竹答許口北年禮
寫蘭與仙華子
尖頭麻蟄
蒲桃
張氏別業
樂志堂
流霞閣
竹塢
青蓮島
小若耶
芙渠徑
浣花橋
水墨軒
桃葉渡 二首
六言絕句
村家飲
漁家圖
列子御鳳圖
卷十一 七言絕句
贈呂山人
龕山凱歌 五首
嘉靖辛丑之夏婦翁潘公卽陽江官舍將令予合婚其鄉劉寺丞公代為之媒先以三絕見遺後六年而細子棄帷又三年聞劉公亦謝世癸丑冬徙書室檢舊札見之不勝悽惋因賦 五首
內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還母所服潞州紅衫頸汗尚泚余為泣數行下時夜天大雨雪
將入閩方許二君餞別分韻
凱歌贈參將戚公 二首
望夫石
宴遊爛柯山 三首
入武夷尋一線天道中述事 二十首
雪中訪嘉則於寶奎寺之樓店
七里灘 二首
武林館中與徐仁卿同宿因贈 二首
趙君將買妾戲寄之
禪房夜話和韻書付玉公
折桃花
徐濟之攜新婦侍親揚州
送丁子范
夏相國白鷗園 二首
竹枝詞 二首
閶門送別
予自浙抵新安登齊雲還浙道中旅館頗多奇景而不成一字至衢自嘲一絕
寄徐石亭
乙丑春正月二十有四日與某等攜鵤俎探禹穴就十峰山人馬丈飲於小園林卉雲繁索得海棠秧二本穿籬過別畦又掘征母數根而去時薄靄滃生山翠欲滴眾客怖雨輒爾拂衣
送陸子之閩
留別倪子
天目山 三首
南海曲
嘉則擬紅衫四貌
春郊走馬
東山擁伎
秋江把釣
高樓對雪
燕京歌 七首
燕京五月歌 四首
自馬水還道中竹枝詞
乘霽自福田遍歷善應翠微洪光大悲諸招提翠有石洞西夏僧兀坐其中自言至此可六萬里齊罷擬游西湖輒止
上谷歌 七首
宣府教場歌
早渡銀洞嶺
胡市
邊詞十六首
長千行 四首
鍾了投我篆章答此
擬往中止

曹秀才
默泉篇
漫曲
古意
王元章墓
寄沈子
贈孫山人
山陽歌醉中贈魯君
挽陳君之配蔣
芙蓉花
麟 並引 八首
漁鼓詞 四首
送林某 二首
設代林某答胡通政
雲州捨身台
慕蘭篇
竹枝詞 二首
盤古社樹
托王老買瓦窰頭銀魚
買得一貓雛純黑而雄戲詠
五洩 二首
五洩霚
七十二峰歸來書寺壁
自燕京至馬水竹枝詞
寫扇與毬兒
嘉則衷緋而西 二首
過陳氏園看杜鵑花花高可十五尺余郡中無其比也
鏡湖竹枝詞 二首
上谷邊詞 四首
黃楊山 二首
秋熱更酷戲作扶桑女郎葵扇詩
無題
卷十二 七言題畫絕句
畫兩僮枕帚而睡疑是寒拾應人索詠
畫高嶺莫行僧眾
應別索又一幅
白雲深山掘芝者
女仙彈琴
賦得奕仙
題王質爛柯圖
劉阮憶天台圖 二首
月宮仙子圖
賀知章乞鑑湖一曲圖
盛懋秋江畫董堯年索題
李子送小景
漁畫 二首
為杭人題畫 二首
端陽題慕蘭雪畫
唐伯虎古松水壁閣中人待客過畫
題折花美人圖
抱琵琶偶竚蕉陰美人
王元章倒枝梅畫
畫梅時正雪下
題畫梅 二首
雲門寺題畫梅
竹 十首
寫竹與某
都門五月寫竹送某君之官新昌
勾勒竹
畫筍遺許口北
畫竹與吳鎮 二首
倒竹
畫竹
舊作竹與某復要予再作答此
寫倒竹答某餉
竹石
寫竹擬送友人之官長沙
初春未雷而筍有穿籬者醉中狂掃大幅
寫竹壽郁穎上
畫筍竹賀許口北得子
菊竹
水仙雜竹
荷 七首
畫荷花送陳都揮往招寶
畫荷壽某君
翎菊
畫菊 二首
牡丹
雪牡丹 二首
人有以舊抹牡丹索題者
遮葉牡丹
梨花 五首
題畫梨花折枝
水仙 五首
雪水仙
水仙蘭
葡萄 四首
王生索寫葡萄
杏花
雪粉團
畫石榴

玉簪花
芭蕉
沈君索題所畫卉賀人新婚
黃薔薇
木筆花
茉莉花
畫海棠
畫玫瑰花
青門山人畫滇茶花

松竹梅
大醉作勾竹兩牡丹次日始得題
作荷蘆於是日亦次朝題
芭蕉墨牡丹
芭蕉玉簪
芭蕉雞冠
梅桂諼草
枯木石竹
題畫 四首
獨喜萱花到白頭圖
題花圖
書花冊送王生
詠畫降龍
躍鯉送人 三首
魚蝦螺蟹
題畫蟹
松根醉眠道士一幅 二首
雜品
柳渚雙魚
蘆汀鳴雁圖
鳴鳥圖
畫布穀
書畫兔中有一白雛
郭恕先為富人子作風鳶圖償平生酒肉之餉富人子以其謾已謝絕之意其圖必立遭毀裂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擬作之噫童子知羨鳥獲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雖然來丹計粒而食乃其報黑卵必請宵練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趨而已矣每一圖必隨景悲歌一首竝張打油叫街語也亦取其意而已矣 二十五首
朱太僕扇面花鳥
卷十三 詞
寶珠齊飯罷筯響椀寂為作一偈時宿東天目 如夢令
閩人纖趾 菩薩鑾
書唐伯虎所畫美人 眼兒媚
竹爐湯沸火初紅
蔣三松風雨歸漁圖巳 上鷓鷓天
美人解鵲短花翻
畫中側面琵琶美人鳳凰台上憶吹簫
卷十四 表
代胡總督謝新命督撫表
代初進白牝鹿表
代初進白鹿賜寶鈔彩段謝表
代江比事平賜金幣謝表
代再進白鹿表
代被論乞免得 溫旨謝表
卷十五

為請復新建伯封爵疏
卷十六 啓
代奉景王啓
代謝閣下啓
代賀嚴公生日啓
又啓嚴公
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啓
代元旦賀禮部某公啓
謝督府胡公啓
啓諸南明侍郎 二首
答某饋魚
代賀張相公啟
代請胡總督啟
謝某
答某
上新樂王啓
下冊
卷十七 書
與吳宣府
與季子微
答唐府公
奉徐公
答張翰撰
答許北口
答王口北
與馬策之
與柳生
與道堅
答李參戎
與梅君子 三首
答龍溪師書
答兄子官人 二首
與兩畫史
與許口北
與來大同
與季友
奉答少保公書
奉師季先生書 三首
擬上府書
擬上督府書
奉督學宗師薛公
論玄門書 二首
奉答馮宗師書
答人問參同
卷十八 論
論中一
論中二
論中三
論中四
論中五
論中六
論中七
會稽縣誌諸論
地理總論
沿革論
分野論
形勝論
山川論
風俗論
物產論
治書總論
設官論
作邑論
戶書總論
徭賦論
戶口論
水利論
災異論
禮書總論
官師論
選舉論
祠祀論
古蹟論
卷十九 策
問韓信破趙用背水陣其言曰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又譾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驅士人而戰故其勢必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予之生地則走何前日石墩之戰兵以臨水而大敗近日柯亭之戰兵登岸卽舍舟以堅其死又敗將以為不置之死地耶則旣以置之死地矣將以為信之兵練習嚴法而今日之兵不練習嚴法耶則信又謂驅市人而使之矣用法同而勝敗異其故何也
代雲南策問 五首
卷二十 序
胡公文集序
葉子肅詩序
送李子遂序
四書繪序
詩說序
送通府王公序 二首
送推府王會序
贈李都使序
陶宅戰歸序
沈氏號篇序
曲序
贈禮師諏
肖甫詩序
玄抄類摘序 二首
抄代集小序
抄小集自序
刻沛言序
陸氏譜序
李伯子畫冊序
贈吳宣府序
注參同契序
贈嚴宗源序
逃禪集序
贈婦翁潘公序
覽越篇序
王山人贈言
北台疏草序
雲南武錄序
贈李宣鎮序
周愍婦集序
海上生華氏序
著郭子序
贈張君序
代邊帥壽張相公母夫人序
送沈君叔成序
八駿圖序
贈梁尚書公序
贈李長公序
白氏譜序
亦陶集序
壽史母序
張母八十序
贈沈母序
卷二十一 跋
新建公少年書董子命題其後
書石樑雁宕圖後
書梅花道人墨竹譜
書畫後
書茆氏石刻
送畫於寺書其左
書蘇長公維摩贊墨跡
書米兩宮墨跡
書子昂所寫道德經
書夏珪山水卷
書李北海帖
書陳山人九〓氏三卉後
書八淵明卷後
書沈征君周畫
書謝叟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
書朱太僕十七帖
又跋於後
跋書卷尾 二首
太蘇所書金剛經石刻
讀餘生子傅
書馬君所藏王建公墨跡
書吳子所藏畫
書季子微所藏摹本蘭亭
書紅眼公傅
書新建公二序手稿
跋司馬公草書
趙文敏墨跡洛神賦
書草玄堂稿後
卷二十二 贊
觀音大士贊
白描觀音大士贊
題大士圖
提魚觀音圖贊
折蘆達麿贊
伏虎畫贊
書瀘水羅漢畫贊
蓮葉大士贊
東方朔竊桃圖贊
純陽子圖贊 並序
梓潼像讚 二首
三教圖贊
四老圖贊
四仙圖贊 四首
高皇帝像讚
一品三公圖贊
鳴教出所藏郭畫一叟持玄物類石方長數寸開口語又所攜竹筐中植一小旛置道旁一叟聽其語執冊肘若卻避然令贊之
自書小像讚 二首
商大公子像讚
余東白贊
宗侄像讚 三首
婁叟像讚
吳群像讚
郁君小像讚
書馬策之像讚
范子小像讚
王子小像讚
傅子像讚
柳生小像讚
許伯熙像讚
草誦 並序
題鳩
卷二十三 銘
歙石硯銘 並序
歙石硯銘 二首
端石硯銘 二首
端石螭硯銘
無眼端石銘
馬策之端硯銘 二首
〓磯硯銘 二首
鼎硯銘
破膽磬銘 並序
刺匣銘
篆櫝銘
竹祕閣銘 二首
書櫝銘 二首
卷二十四 記
蜀漠關侯祠記
坐臥房記
西施山書舍記
函三館記
游五泄記
閘記
西溪湖記
義塚記
石頂浮圖記
修郡衢記
長春祠記
半禪庵記
呂氏始祖祠記
石刻孔子像記
烈婦姚氏記
鎮海樓記
酬字堂記
卷二十五 碑
會稽吳侯生祠碑
徐相公碑
季先生祠堂碑
知清豐沈公祠碑
龐公碑文
劉公去思碑
卷二十六

贈光祿少卿沈公傅
白母傅
王君傅
彭應時小傅
卷二十七 墓志銘
高君墓志銘
蕭女臣墓志銘
吳孝子墓志銘
嫡母苗宜人墓志銘
伯兄墓志銘
仲兄墓志銘
亡妻潘墓志銘
自為墓志銘
墓表
陳山人墓表
卷二十八 行狀
呂尚書行狀
卷二十九 祭文
祭北鬥文
代祭東嶽神文
代督府祭趙尚書文
代祭陣亡吏士文
感夢祭嫡母文
春祭先墓文
祭少保公文
代上饋文
告丁母
告先生
哀諸尚書辭
祭張太僕文
會祭高君文
祭羅母
祭少顛文
季先生入祠祭文
時祭文
縣祭文
入鄉賢祠府縣祭文
卷三十
雜著
隍災對
附記質隍災而鄧否之之語
府隍神有二辨
祝僉事為神於南昌
壽中軍某侯賬詞
義塚募文
讀絳州園池記戲為判
景賢祠上梁文
鮑府君醮科
請稱法位
散花初獻
亞獻
步虛宣疏
回耕焚燎
友琴生說
一吾說
讀龍惕書
書古本參同誤識
井田解
補遺
寄登州蔡守備都使
過許君草堂
詠觀音蓮
詠落葉
宿秦仲虛初陽台上
四聲猿 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四年[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I214.82/3:1-3:2
主題
InfoField
古典文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I214.8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36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2:04,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2:04, 24 April 2023875 × 1,370, 383 pages (17.1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徐文長全集 (1/1) by (明)徐文長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2985,68866; 民國圖書-PD2022.4; 徐文長全集)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