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3037-86108 地形學教程.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739 × 1,110 pixels, file size: 10.7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9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地形學教程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處編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地形學教程
Publisher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處
Description

卷二收入第7篇:測圖分測量器械、地形測量、測板測圖、應用測圖四章及附錄

目錄
第七篇 測圖
第一章 測量器械
第一節 覘標
第一款 標杆
第二款 覘板標杆
第三款 標旗
第二節 測尺
第一款 測鎖
第二款 捲尺
其一 鋼捲尺
其二 布捲尺
第三節 測板
第一款 構造
第二款 使用法
第四節 測板羅針
第一款 構造
第二款 使用法
第三款 點檢及規正法
第五節 測斜儀
第一款 構造
第二款 使用法
第三款 精度及測限
第四款 點檢及規正法
第五款 餘切比例尺
其一 構造
其二 使用法
第六節 急造量距尺
第一款 構造
第二款 使用法及測限
第二章 地形測量
第一節 平面測量
第二節 水準測量
第一款 直接水準測量
第二款 間接水準測量
第三章 測板測圖
第一節 測圖準備
第一款 測圖器械之檢點
第二款 測圖班之編成
第三款 圖紙之粘貼
第四款 履勘及計劃
第五款 圖根之選定
第六款 羅針之固定
第二節 圖根測量
第一款 道線圖根
第二款 道線圖根實施之要領
其一 復覘道線測量法
其二 單覘道線測量法
其三 道線法之注意
其四 道線圖根點之位置
其五 道線圖根之邊長及邊數
其六 道線圖根之距離測量
其七 道線圖根之利害及用途
其八 道線法之平面閉塞差
其九 道線法之計算及手簿之記載法
其十 道線法水準閉塞差
其十一 幾何作業圖
第三款 交會圖根
其一 前方交會法
其二 後方交會法
其三 不用羅針及後方交會法
其四 側方交會法
其五 道線法與交會法並用
其六 各種交會法之利害及用途
第四款 交會法實施之要領
其一 用總圖根點定之交會法
其二 不用總圖根點之交會法
其三 基線位置之選定
其四 交會點位置之選定
其五 交會點之數目
其六 方向線之長度
其七 交會圖根之編成
其八 目標之設置
其九 交會法實施之注意事項及原則
其十 交會手簿之記載及計算與幾何作業圖
第五款 將會圖根之利弊及其用途
第三節 碎部測量
第一款 光線法
第二款 半道線法
第三款 三角測法
第四款 縱橫線法
第五款 距離測量
第六款 補點
其一 補助圖根點之選定
其二 補助圖根點之測定
第七款 地物現圖
第八款 地貌現圖
其一 直接測定法
其二 間接測定法
第九款 碎部測圖實施之要領
其一 地物地貌之現圖
其二 現圖之要點
其三 土地之高低
其四 地形之取捨
第十款 幾何作業圖
第十一款 素圖之完成
第十二款 素圖之接合
第四章 應用測圖
第一節 迅速測圖
第一款 測圖準備
第二款 測圖實施
其一 履勘及計劃
其二 基線上之測圖
其三 基線與第二次圖根點間之碎部測圖
其四 測量之擴張
其五 誤差之定限
其六 幾何作業圖及素圖之完
第二節 目算測圖
第一款 器材
第二款 方法
其一 眼高及腕長之決定
其二 眼高及腕長之利用
一 利用眼高水準差之直接測量
二 利用腕長水準差之間接測量
三 利用眼高及腕長測定點離近接之水平距離及水準差
第三款 測圖實施
第三節 路上測圖
第四節 情報測圖
第五節 記憶測圖
第六節 陣地測圖
第一款 敵陣地測圖
第二款 我陣地測圖
附錄
第一章 地形圖之調製
第一節 三角測量
第二節 水準測量
第三節 地形測量
第四節 後方交會之示誤三角形
第五節 地圖之複製
第二章 真子午線之測定
第一節 羅針偏角
第二節 太陽法子午線之測定
第一款 正中法
第二款 同高法
第三款 應高法
其一 子午線測定儀之應高法
其二 測斜儀之應高法
第三節 極星法真子午線之測定
第一款 中天法
第二款 隔離法
第三章 測圖一般之要領
第一節 總圖根測量
第一款 圖根編成
其一 基線之選定
其二 三角綱之編成
第二款 目標之設置
第三款 測量器械
第四款 測量之實施
其一 履勘
其二 測量班之區分
其三 基線測量
其四 線圖根點定之測定
其五 線圖根點之展開
第二節 多角形圖根沒量
第四章 照相測量
第一款 地上照相測量
第一款 依交會法之照相測量
第二款 實體照相測量
第二節 空中照相測量
第一款 測量器材
第二款 垂直照相測量
第三款 傾斜照相測量
第五章 各種器械之構造及使用法
第一節 圖筒測角器之構造及檢點使用
第一款 圖筒測角器之構造
第二款 圓筒測角器應具之性能及其檢點
第三款 圖筒測角器之使用法
第二節 經緯儀之構造
第一款 望遠鏡
第二款 交合系
第三款 度盤、游標
第四款 照准規
第五款 垂直軸
第六款 水平軸及坐架
第七款 氣泡水準器
第八款 制動螺子及征動螺子
第九款 經緯儀之檢點及改正
第三節 水準儀構造之原理及其種類與檢點及改正
第一款 定鏡水準儀之構造
第二款 定鏡水準儀之檢點改正
第三款 v形水準儀之構造
第四款 v形水準儀之檢點改正
第五款 手持水準儀之構造
第六款 手持水準儀之檢點改正
第四節 各種標尺
第一款 水準標尺
第二款 自現標尺
第三款 覘板標尺
第五節 望遠鏡測角器
第一款 望遠鏡測角器之構造
第二款 望遠鏡測角器之使用法
第六節 攜帶測斜器
第一款 攜帶測斜器之構造
第二款 攜帶測遠器之使用法
第三款 攜帶測遠器之檢點及改正
第七節 急造攜帶測斜器
第八節 測距儀
第九節 分度器
第一款 分度器之構造
第二款 分度器之使用法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八年[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E991/3
主題
InfoField
軍事地形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99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26,102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7:45, 25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7:45, 25 April 2023739 × 1,110, 291 pages (10.7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地形學教程 (1/1) by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處編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3037,86108; 民國圖書-PD2022.4; 地形學教程)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