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7451-88027 杜威五大講演 第2卷.pdf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02 × 1,218 pixels, file size: 13.9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杜威五大講演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美〕杜威[J. Dewey]講演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杜威五大講演
Volume 第2卷
Publisher
晨報社[發行者]
Description

收杜威在北京大學等處5次演講的全文。題目為:1、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2、教育哲學;3、思想之派別;4、現代三個哲學家;5、倫理演講紀略。書後附錄杜威夫人在北京高等師範附小關於初等教育的演講

目錄
一 兩個問題 教育與教育哲學為什麼重要?
教育的重要、因為人有[生]與[死]兩件事;教育哲學的重要、因為要使人指導所以然的緣故、並指揮人實行不務盲從不循習慣的教育
教育與長進的關係
文字教育的流弊
(一) 養成特殊階級
(二) 保守古訓和文字
(三) 與社會隔絕
從三種流弊發生的三個問題
二 教育的三方面
(一) 兒童方面—教育的根基
(二) 社會方面—教育的目的
(三) 學校和教材—教育的工具
從前教育的失敗、由於三方面調劑不得其平—學科獨立
學科獨立的三大流弊
消極批評
三 兒童方面—救育的根基
注重兒童的本能
中國即日應該注重本能教育的兩個理由
引起兒童本能的工具四種
(一) 遊戲
(二) 有組織的運動
(三) 做戲
(四) 工作
運動底價值
女教員的重要
四 做戲與工作
廣義的做戲
以做戲幫助學科
做戲對於智識方面的作用
(一) 使兒童設身處地、知道悲歡離合的意義
(二) 引起兒童底選擇和安排的能力
(三) 使兒童所得知識的印象格外明了而且正確
(四) 養成社會的共同生活的習慣
工作與功課及苦工的不同
有興味有動作且有結果的工作在教育上的利益、
(一) 教兒童做事有目的;教兒童對於材料有選擇的方法和手段、與目的互相照應
(三) 藉此輸入有用的知識
(二) 近百年來高級學校加添試驗室便是承認工作的重要
五 社會方面—教育底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社會分子
這有政治的與非政治的兩方面:政治的方面:不但自己不做欺詐卑劣的手段、還貴能互相監督相互糾察;非政治的方面
(一) 在共同生活中做一個良好的鄰人
(二) 使別人也受着我的益處
(三) 在經濟方面做一個生產的人而不是分利的人
(四) 做一個良好的消費者
(五) 做一個良好的創造者和貢獻者
造成這種社會良好分子的三步下手工夫
(一) 感情
(二) 知識的社會主義
(三) 習慣
三層方法做到教育之社會的目的
(一) 保存過去的成績和經驗
(二) 選擇社會之有用的部份使集中於學校
(三) 擴充兒童的環境
六 達到教育底社會的目的底具體方法
從非正式方面入手的具體方法
(一) 打破小團體的觀念
(二) 介紹男女同校
(三) 注重公立學校的制度
(四) 打破一切階級
從正式方面入手的具體方法
(一) 使學生加入學校的管理訓練
(二) 使學校變成城市化
(三) 經濟實業方面養成學生的實行與責任心
從知識方面入手的具體方法
(一) 利用聰明人喜歡教人的心理使他幫助同學的自修
(二) 教室中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修正
(三) 課外自修的所得向大家報告
七 學校和學科—教育的工具、兒童與社會間的過橋
學科只知預備將來而不注意於眼前生活的流弊
(一) 耽誤學生的光陰
(二) 減少學生對於現在生活的趣味
(三) 評判成績沒有自然的標準
各種學科對於社會有什麼關係
教師應該主義之點
(一) 不要以遺傳下來的古訓舊法做標準
(二) 應該打破讀書人和學者的觀念
(三) 注意選擇與兒童生活有關的學科
從前看輕兒童鄉士環境的兩個理由
八 科學在教育上的影響—普通的影響
(一) 科學發達、不但科學本身的分量增加、尤在方法的變換
(二) [自然法]和[能力]兩個觀念將人生觀改變了
(三) 發明政府天然能力為人類效用的觀念
九 科學發達在教育上的影響—道德方面的影響
科學發達不但物質方面受着影響、還有道德方面的影響、就是
(一) 新的希望與勇敢
(二) 新的誠實
科學沒有進步的時候人類對於天然現象的兩種見解
兩種的三個惡影響
(一) 看不起天然科學的對象
(二) 悲觀與命定主義
(三) 服從古訓
代替三個惡影響的三個新觀念
十 科學發達在教育上的影響—知識思想方面的影響
科學方法影響於求知與教授兩方面
科學方法就是試驗的方法
試驗與經驗的區別
從來對於經驗三種方法
(一) 瞎碰
(二) 畏縮
(三) 試驗
試驗方法就是
(一) 有計劃
(二) 根據現在事實
試驗的重要分子便是假設
試驗方法所生的教訓、就是要使學校內充滿試驗的空氣
十一 科學的內容或材料在教育上的關係
歐洲教育史上三百餘年來一方主張以人文的學問而一方主張以自然科學為主要教育的長期爭論
兩方面都有錯誤、因為他們以為科學有人文的科學、有自然的科學把人與自然看作各各獨立的東西;其實人與自然是互相依靠互相關聯的
自然界對於人的貢獻至少也有三種
(一) 材料
(二) 工具
(三) 能力
自然科學應使與人事有關、人文科學應使與自然有關
西洋遺傳下來教授科學的兩種方法
(一) 以自然科學當做自然科學教學生
(二) 以科學家完成的結果教學生
教授科學應注重歷史進化的觀念並從社會人事方面的用處下手
中國在將來五十年應取得兩條路子
十二 聯貫教育的三部分應用於實際的學制
教育的三個時期
(一) 兒童時期
(二) 中學時期
(三) 高等教育時期
初等教育根據於兩件重要事實
(一) 兒童時期是初受學校教育的時期
(二) 兒童時期是中學大學的基礎
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等大教育家都注重兒童時期
初等教育的目的不在使兒童多得知識、而在成養將來應用的能力和習慣
中等教育應注重的兩個要點
(一) 自然界是什麼東西?
(二) 人事界是什麼東西?
德美兩國的專門教育的兩極端
德國專門太早的弊病三種
高等教育的大學專門學校應養成專門的領袖人材
十三 中等教育的目的
中等教育何以應先講明自然界人事的情形、其理由有二
(一) 使學生知道自己能力與那一種相近、定預備將來職業的標準
(二) 免除專門太早的弊病
[廣義的歷史]與[廣義的地理]
無論歷史地理、其教授方法、都應免掉從前瑣碎的弊病、且應與文化史聯合起來
十四 職業教育
職業的兩方面
(一) 出產的方面
(二) 消受的方面
兩方面都靠教育、有教育然後有好的出產者和消受者
職業教育的重要
[自由的教育]與[機械的教育]的觀念打破之不易
職業教育應防兩種弊端
(一) 認定某種人天生成只配做某種事業
(二) 以現在的實業工業程度做標準
以民治國家的觀點論職業教育
(一) 人人做工、為社會貢獻
(二) 做工的報酬不但金錢、尤須使做工者能長進知識
職業教育須注重工作尤須注重發展知識思想
十五 道德教育—個人方面
道德教育是教育底最高的最後的目的
尋常注重道德教育特設修身科之無用
個人方面養成心理上的習慣、最重要有三種
(一) 虛心
(二) 知識的誠實
(三) 責任心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使知識與行為打通
十六 道德教育—社會方面
教育底社會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
以語言文字擴充地方的局部的社會生活
真正共和國家必以語言文字為社會生活的工具
對於中國語言文字的意見
(一) 應用文字宜用白話
(二) 推廣注音字母
道德教育的含意、在[個性]與[社會]兩方面正與民治的問題一樣
學校內的民治生活也與學校外的民治生活一樣、就是每個人應該一方做領袖、一方做輔從、不是某人只配做領袖、某人只配做輔從
對於中國學生運動的意見和希望
附註 這篇教育哲學的內容、有許多地方參考南京高師倪文宙君寄來的稿子的、謝謝。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九年[192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B712.51/3/:1-2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712.5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3:35,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3:35, 21 April 2023902 × 1,218, 386 pages (13.9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杜威五大講演 第2卷 (2/2) by (美)杜威[J. Dewey]講演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7451,88027; 民國圖書-PD2022.5; 杜威五大講演)

Metadata